欢迎进入云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网站!
集团官网
行业资讯 | 央行等4部委印发《金融标准化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》,2025年基本建成与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相适应的标准体系
发布时间: 2022-02-12    浏览:400 次

2月8日,中国人民银行、市场监管总局、银保监会、证监会印发《金融标准化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》。规划提出到2025年,与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基本建成,标准与金融监管、金融市场、金融服务深度融合,金融标准化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质量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显现,标准化支撑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。

《规划》明确,要加强云计算、区块链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生物识别、物联网等标准研制和有效应用,引领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发展;要推动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治理标准体系建设;要统筹金融数据开发利用、公共安全、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护,加快完善金融数据资源产权、交易流通、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标准规范;要完善金融大数据标准体系,探索制定金融大数据采集、清洗、存储、挖掘、分析、可视化算法等技术创新配套标准;要制定金融数据质量、脱敏、分级分类等标准;要制定金融数据应用建模、元数据、算法评价等标准。  

围绕下一步工作,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,中国人民银行推动金融标准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,进一步优化金融标准多元供给结构,释放市场主体活力;推动标准运用向金融治理领域全域延伸,围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、竞争力、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,持续完善相适配的新型金融标准体系;推动金融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,持续提高标准化服务能力,激发标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;推动国内外金融标准相互转化、协同发展,稳步拓展金融标准制度型开放,更好融入和服务双循环发展格局。

划重点:  

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研制

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研制。综合考量安全可信基础设施、发行系统与存储系统、登记中心、支付交易通信模块、终端应用等,探索建立完善法定数字货币基础架构标准。研究制定法定数字货币信息安全标准,保障流通过程中的可存储性、不可伪造性、不可重复交易性、不可抵赖性。研究制定法定数字货币业务和应用标准,确立发行、流通和回笼各环节的标准化流程。研究制定法定数字货币技术标准,助力提升法定数字货币技术安全性、先进性。研究制定法定数字货币基础数据元标准,提高数据规范性。研究制定法定数字货币终端技术标准,促进完善终端受理环境。研究制定法定数字货币评估检测标准,规范各相关系统与产品的检测指标。  

研究构建资本市场数据标准体系

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数据标准和监管数据标准制定,研究构建资本市场数据标准体系,提升证券期货业数据治理水平。有序推动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和统计业务相关标准制定。推动金融资产证券化标准制定。持续推进证券、基金、期货业务服务及信息披露标准制定,加快推进信息交换、信息安全、技术管理等信息技术相关标准制定,完善证券期货业通用基础类标准。全面推动证券期货业各领域标准高质量发展,实现标准供给充足、适用性强,有力支撑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。  

稳步推进金融科技标准建设

稳步推进金融科技标准建设。加强云计算、区块链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生物识别、物联网等标准研制和有效应用,引领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发展。深入实施金融科技发展指标评价标准,为自律组织实时发布发展指数提供支撑。推动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治理标准体系建设。加快实施函证数据标准,促进函证数字化稳步发展。坚持金融业务与非金融业务严格隔离,厘清科技服务与金融业务边界,防范借科技名义违法违规从事金融业务。


来源:人民网、大河报社


公司概况
公司简介
发展战略
企业文化
发展历程
资讯中心
公司动态
集团要闻
云资易平台
党群活动
业务介绍
不良资产板块
重组固收板块
创新业务板块
资产信息
资产推荐
网拍资产推荐
债权处置公告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
友情链接
政府网站
兄弟单位
合作企业

手机版

微信公众号


版权所有© 2017-2018 云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3377号-1
技术支持:奥远科技